2024年4月2日,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淡水養殖分技術委員會在江蘇省海安市組織召開《黑斑側褶蛙》水產國家標準審查會。會議由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淡水養殖分技術委員會劉永濤秘書長主持,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房金岑秘書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李創舉所長、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胡紅浪副站長等全國水標委專家現場或視頻參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鄭光明研究員擔任審查專家組組長。會上標準起草組匯報了《黑斑側褶蛙》的編制工作,鄭光明研究員對該標準的文本和編制說明進行了逐句梳理。全體參會委員對該標準進行了仔細審查,并提出了修改意見。最終,審查組一致同意該標準通過審定,建議作為國家標準,盡快發布實施。
此次國家標準由中洋牽頭,聯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共同制定。該標準規范了黑斑側褶蛙的分類地位、主要形態特征、生長繁殖特性、細胞遺傳學和生化遺傳學特性,為黑斑側褶蛙的種質檢測和鑒定提供了科學依據,對規范黑斑側褶蛙養殖、保護種質資源、推動產業健康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黑斑側褶蛙是一種廣泛分布在中國、日本、朝鮮等國的兩棲動物,屬于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具有重要的生態、食用、藥用和工業價值。近年來黑斑側褶蛙生態養殖發展迅猛,在全國近20多個省份都有養殖,從事養殖的農民已達數萬人,黑斑側褶蛙年產銷售9萬~10萬噸,相應配合飼料銷量已達10萬噸以上,市場消費規模已經達到30億元,上下游產業鏈規模預計達100億元。但隨著過度捕捉和棲息地破壞,黑斑側褶蛙種質資源日益枯竭,制定黑斑側褶蛙的種質標準對保存原種、開發良種、產業鏈開發及規模化發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中洋集團作為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在發展水產養殖的事業中一直善于總結、提煉、創新,牽頭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不僅展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和科技實力,為各類水產養殖提供標準化指導,而且也為我國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動力。